超聲波檢測原理以及聲測管的安裝埋設
超聲波檢測原理以及聲測管的安裝埋設
1、檢測原理
將聲測管預埋進被測樁里,聲測管呈豎型,并且互相平行,聲測管里有超聲脈沖發射及接收換能器,其耦合劑的介質是清水,超聲脈沖從儀器的發射換能器中射出,穿過待測樁后,被儀器重新接收,經過分析可以判斷出聲時、波幅、主頻等接收到的參數,從而做出正確的判斷。通過綜合分析,可以檢測出橋梁樁身內混凝土是否完整,判斷樁基缺陷的程度并確定其位置。聲測管通常兩根一組,在清水的耦合作用下,脈沖信號發出后,另外的換能器能夠準確地接收到信號,并且逐步上升,達到檢測整個截面的目的。
2、聲測管的安裝埋設
預埋聲測管的數量應符合下列規定:樁徑≤1500mm,應埋設三根聲測管;樁徑>1500mm,應埋設四根聲測管。聲測管應沿樁截面外側、鋼筋籠內側呈對稱形狀布置,并采用普通或鍍鋅鋼管,內徑宜為50~60mm,鋼管宜采用螺紋連接,且不漏水。條件不允許的時候可采用焊接,焊接時必須保證鋼管內壁平整,不能有焊渣或凸出物使得內徑減小,確保檢測時聲測探頭能夠自由上下。聲測管的下端必須封閉,保證管底、接頭處不漏水。上端高出混凝土面300mm以上并加蓋,防止異物掉入堵塞聲測管。聲測管應平均布置,采用焊接或綁扎的方法固定在鋼筋籠內側,管間應相互平行、定位準確,不平行度控制在0.5%以下,并埋設至樁底。灌注樁混凝土前,聲測管內應注滿清水,防止泥漿進入。
3、使用超聲波進行透射檢測的方法
有兩種方法:粗測和細測。粗測最常用的測量方式是平行測試,其測點之處通常位兩根聲測管之間,換能器起到了發射和接收的作用。用于數據采集的儀器按鈕按下后,用于發射的換能器和用于接收的換能器可以同步起落,其信號的各種數值圖形通過超聲檢測儀同步顯示。儀器還擁有記錄的功能,在同一剖面間,聲測管可以進行設當的組合,從而達到最佳的檢測效率。在這個檢測比較的過程中,混凝土的品質好壞與否是最終的評測要求,需要通過檢測正確地判斷橋梁灌注樁的缺陷有多嚴重。因此在檢測過程中,一些參數和設施需要固定,比如發射時用上的電壓、測管中的換能器等。細測屬于重復測量的一種方式,是為了確認聲波參數的異常性,再一次對有可能出現缺陷的地方進行復檢,從而能夠掌握橋梁灌注樁缺陷的位置以及出現的范圍。粗測中的平測使用的次數最多,但在細測中,斜測也是一種好的手段,當接收到的聲波的信號比較強,第一次波度產生的幅度能夠滿足測試時的要求,那么錯位的高度比原來的越大,效果越好,根據經驗,建議采用六十厘米到一百厘米的高度。